4月30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2024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评选情况。2024年,北京市共评选出首都劳动奖状76个、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391名,北京市工人先锋号148个。
中国建科副总建筑师、集团所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荣获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
工作30余年来,他始终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奋斗在国家住房建设和居住建筑领域第一线,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住有所居的建设目标出发,以促进建筑行业住宅科技进步为己任,长期专注于该领域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保障性住房、高龄居住建筑与养老设施、可持续住区与绿色低碳住宅和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等,主持设计了大量民生福祉类工程项目,围绕“卡脖子”技术,主持承担了一系列国家与行业科研课题研究,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他负责“十四五”期间《北京市住房专项规划指标体系研究(2021年-2035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实施百年住宅研究(2021年-2035年)》《河北雄安新区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指南》等的编制,主持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规划设计、北京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真武庙城市更新;主持“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省部级和行业重要科研课题,主编10余部国家与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标准设计和技术文件;设计建造了代表我国当代居住建筑新理念、新体系、新技术的北京合金公寓及百年住宅系列项目,先后完成北京公租房示范——大兴光合原筑和海淀青棠湾、城市更新示范——真武庙三里、棚改示范——光源里、旧改示范——南营房等北京市级和区级重点项目,完成的首开寸草学知园项目成为北京首个城市复合介护型养老设施。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的《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导则与标准研究》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突出科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1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2018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百年住宅新型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标准研发实践》获得“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获得“2020年度标准科技创新奖”,《绿色住区标准》获得“2022年度标准科技创新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图示》获得“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标准设计一等奖”,《老年养护院标准设计样图》获得“2017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标准设计二等奖”,公共租赁住房标准设计研究暨《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汇编》获得“第十届精锐科学技术奖——创新实践优秀奖”。2023年,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好房子”目标为指引,主持并顺利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4项重点任务和地方、学协会9项重点工作。
他作为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装配式建筑和保障性住房的专家委员,参与北京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工业化、绿色可持续住区、百年住宅等相关领域政策制定和项目规划设计,取得前瞻性研究与实践成果。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让我们崇尚劳动、学习先进、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9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分地区看,江苏、上海、吉林、青海4个地区已全部开工。
近日,云南昆明大观公园举办的金秋菊花展迎来观赏高峰。本次共展出500多个品种、近6万盆精品菊花,还有10组菊花造型,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向美而行 绘就振兴路上“新图景”——河北平山运用评价成果推动乡村建设侧记
三年来,平山县抓住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的契机,点面结合精准查找群众最关心的农房建设、镇村养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问题,强化乡村建设评价成果应用,积极推进乡村建设工作,促使乡村焕新颜、添异彩。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向各区县(开发区)住建局、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各房地产经纪机构以及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下发《关于规范房源信息发布行为的通知》,从严格房源发布程序、规范房源发布内容、强化房源信息审核和主体管理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在黄河“几”字弯环抱之地,有一座闪耀着独特魅力的城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这里不仅是黄河流域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座宜居、美丽、智慧的温暖之城。
建设“好房子”暨“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好房子”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 倪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