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指对于城市中不适合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需求的部分区域进行有计划的改建活动,通过对城中村、历史街区、老旧小区、工厂废旧区等存量资源进行重建、整治和功能提升,从而不断改善城市建筑环境、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环境,推动城市转变开发建设方式,保障城市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是城市自身的一种新陈代谢过程,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态修复等方面,这些内容涉及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与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是扩大内需、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引擎。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有9.2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3万平方公里。2022年全国有571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达到6.5万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市布局方面,《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结合以往北京城市更新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为在减量发展形势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2023年3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年“两旧一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分类启动“两旧一村”城中村项目超500个,涉及政府性资金投资约258亿元。根据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市城市更新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将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2023年2月27日,《深圳市2023年重大项目计划清单》正式发布,2023年计划安排重大项目841个,总投资约3.6万亿元。其中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统筹类占比超6成。
相关利好政策方面,2023年7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建科〔2023〕30号)》,为复制推广各地已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提供政策支持。2023年7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23〕26号),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将“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作为改造重点。
未来,我国城市更新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关注点由外延式的发展转向城市内部空间质量提升,强调城市质变及城市有机更新机制的形成。各地也将努力探索适合城市特点的城市更新之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助于保障城市更新进程的有序推进。后期房企仍要借助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大力推动城市更新的契机,通过主动与政府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助力城市更新业务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各地城市更新基金和城市更新联盟设立的相关工作,据此拉通资源,实现战略共赢的新局面。并且,在把握热点区域机会之外,要适当关注城市更新起步期城市,提前构建护城河。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更新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安全性要求更高,房企要基于内外部实际状况对自身城市更新业务发展做出调整,使其与自身经营状况相契合。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城市更新行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城市更新的界定、分类、模式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发展环境和现状,然后对国内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工业遗存的发展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对重点地区城市更新建设进展做了具体细致的分析。随后,报告对重点房企的城市更新布局做了分析,最后分析了城市更新的投融资模式及未来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城市更新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城市更新建设,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