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武汉观鸟协会、光谷智慧园共同发起防鸟撞改造行动,针对光谷智慧园三栋楼宇,在面积约200平方米的玻璃幕墙表面张贴定制尺寸的防鸟撞贴纸,减少鸟撞事件发生。
笔者认为,该行动体现了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友好理念。为更好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空间,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政策层面,构建系统性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城市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将鸟类等生物保护、生态空间预留等要求纳入城市建设标准;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由城市管理等部门联合制定城市生态友好发展规划;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实施防鸟撞改造、建设生态廊道等生态友好项目的企业或园区给予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激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强化生态优先理念。在工业园区、商业区等重点区域规划中,预留足够的候鸟迁徙通道;在建筑设计环节推广生态友好技术标准,除了防鸟撞贴纸,还可推广低反射率玻璃、仿生建筑等设计,减少对鸟类等生物的干扰;加大城市绿地、湿地等生态空间建设力度,打造口袋公园、屋顶花园等微型生态节点,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公众参与层面,打造全民共治格局。通过社区宣传、校园教育、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增强市民的保护意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鼓励成立民间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进一步推广“政府+专业机构+公众”协同模式;建立公众监督反馈机制,让市民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城市生态的良好氛围。
陕西省西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近日印发《西安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试行)》,内容涉及住区环境、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等9个方面。通过发挥设计引领作用,推动“好房子”从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设计语言,提升住宅品质。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建设“好房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日前,浙江省嘉兴市开展无障碍环境实地体验活动,20余位残疾人代表体验公共建筑出入口坡道、盲道指引等区域,以“用户视角”检验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适用性、标准化和人性化程度。
近日,2025年惠州市乡村建设工匠技能竞赛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举行。竞赛吸引了8支队伍、72名工匠参赛,涵盖砌筑工、钢筋工、抹灰工等工种,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方式,全面检验工匠技能水平。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项目工程进入尾声,街区将于7月5日正式开街,这条承载百年记忆的历史文化名街迎来蝶变。
7月2日上午,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和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信息发布会在京召开,两个展会将于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识别及施工安全作业指南(试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识别及施工安全作业指南(试行)》宣传画册、海报印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