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注重引导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及省级创新平台,其中,中鼎股份被认定“省特种橡胶材料及制品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设有国内同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和安徽工程大学(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3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5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高可靠性、高附加值、高知名度的工业精品矩阵为目标,深化贯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精品塑造全流程,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目前全市共有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1个、省级新产品65个、工业精品23个、“三首”产品中,首台套18个,首批次7个、“揭榜挂帅”项目9个。
按照“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跟进、关联企业配套”的总体思路,持续完善优质企业培育成长机制,形成了以中鼎、保隆等8家10亿元以上企业为“群主”,桑尼泰克、德特威勒等30家亿元企业为“骨干”,90家规上企业为“配套”的企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推进企业“小升规”,新增规模企业数59家,总数达到523家,2024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122家、5亿元25家;积极培育企业“规达专”,全市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5家。
采取以点示范、以线串联、以面拓展的分层推进策略,差异化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入企诊断、转型改造、贯标评价”的全流程服务模式,精准帮扶引导企业科学转型。截至目前,已为16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130余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全市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家、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1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智能工厂9家、数字化车间31家、宣城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24家。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推动工业发展适应新常态,将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持续提升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水平。大力支持企业推进屋顶光伏建设,2024年备案光伏发电项目达181个,绿色能源应用规模显著扩大。加速工业绿色化,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集成应用,构建起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同步推进铸造行业环保提升行动,积极开展高能耗电机淘汰。截至目前,全市10家企业获中国铸造协会“铸造规范企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形成从单品到全链条的绿色制造示范矩阵。(杨青)
近年来,宁国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