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要求转变城市工作的重心和城市工作的方法。2025规划年会将是首次大规模系统性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探讨转型背景下规划变革的公共平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世所罕见的历史性成就,规划在引领城市发展和健康城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城镇化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的规划工作必须转型。
2024年末,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7%,中国已昂首进入城市时代。城市的规划工作不再只是专业部门的“拿手戏”,而是党的工作的“分内事”,是各领域、各部门、各行业、各专业、每个人的“必答题”。面对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全新历史方位,做好城市工作必须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城市规划不能只会传统的“三板斧”,必须转向包含产业发展、项目策划、城市运营、城市治理等更加丰富的内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内涵式发展的“主线”以及“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的总体思路,强调城市发展要实现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并且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并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核心方法论贯穿始终。在这个宏大话语体系下,规划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面对“结构优化”的时代追问,规划能够描绘构建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的宏伟蓝图。
面对“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规划是孵化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要素密度,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系统说明书。
面对“品质提升”的民生考卷,规划是运用“绣花”功夫,稳步推进城市系统性更新,推动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操作系统。
面对“绿色转型”的硬性约束,规划是引导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部署生态网络,建设城市海绵,有效应对各类“城市病”的技术指南。
面对“文脉赓续”的历史使命,规划是透视古今,平衡保护与发展,改善城市风貌与品位,弘扬中华城市文明的共治平台。
面对“治理增效”的全新命题,规划是用信息底图、行政逻辑,对接“人民满意度”的绩效目标,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工具包。
面对“安全底线”的场景考验,规划把韧性城市从概念变成现实,是助推城市防范和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
面对全新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系统性变革需求。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邀您共赴一场关于“新使命”的集体思考。本届规划年会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读文件、划重点、敲黑板,更是紧扣中央部署的七项重点任务,全方位探讨规划转型发展问题。
年会话题:城市群和都市圈、城市收缩与规划应对、对话城镇化、更新时代要素迁徙与流动、县域城镇化中的城乡融合、国家战略腹地的规划对策、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
年会话题:城市财政与融资策略、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布局规划、城市更新驱动多维价值重组、市井烟火中的创新基因、创新生态与高质量城市更新……
年会话题: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好房子建设、完整社区实践、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与实践、适老化规划、人产城交通一体规划、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年会话题:生态价值转化、城市生态资产增值、“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公园城市、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价值统筹、城水共融发展、城市生物多样性……
年会话题:气候适应性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城市边缘区乡村安全与韧性、城市更新中的韧性提升……
年会话题:城市更新的长效机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城市特色发展、城市风貌管理、城市文化软实力、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年会话题:AI视野下的规划、时空智能赋能城市更新、时空大数据治理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美好人居建设、低空感知与智能应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引“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本次年会聚焦“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规划的价值与作为”。
月底来沈阳,用三天时间,为自己和行业转型谋划新思路。规划的未来在你手中,规划创意手办工作坊期待你。